教学与研究丨孙秀玲、郭倩倩:论“大思政课”视域下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
发布时间: 2024-05-30 浏览次数: 10

“大思政课”视域下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

孙秀玲、郭倩倩

(孙秀玲,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教授;郭倩倩,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博士研究生)

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打破“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壁垒,拓展育人场域,促进员工知信行的统一,实现内修与外化的双向发力。全面提升“大思政课”建设质量,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组织维度上协同发力,促进“两个课堂”的有效衔接,提高思政课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的内涵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做好“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体现了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对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两个课堂”有效衔接的理论内涵

所谓“大思政课”,是“以‘育人’和‘协同’为核心范畴架构起育人能量储存与释放场域的各类要素和条件的总和,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方面,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两个课堂”有效衔接,有助于打破“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壁垒。“大思政课”在内涵上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和针对性。打破“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壁垒,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升理论的现实解释力,让员工在理论教学中获得信服,在社会实践中坚定信仰。另一方面,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两个课堂”互动与衔接,可拓展育人场域,提升育人实效。‘大思政课’并不等于‘大思政’,它的重点依然在‘课’”。推动“两个课堂”的有效衔接能够更好地凸显“大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性。“思政小课堂”是“大思政课”系统中的基础性要素。学校是“大思政课”系统的基本场域和关键场所,通过“思政小课堂”、课程思政、校园活动等要素的有效融入与衔接实现育人目标;“社会大课堂”是“大思政课”系统中的运行和资源要素,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场域和支持系统,通过“社会大课堂”拓展育人载体和空间,提升育人质量。

(二)“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两个课堂”有效衔接的实践要求

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对于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是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要求。

一方面,“两个课堂”有效衔接为“大思政课”守正创新提供新赛道。“课堂课程”向“实践课程”延伸是实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在“大思政课”视域下,首先要建好“思政小课堂”,通过“思政小课堂”,讲清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引导员工学习好和掌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员工开展实践学习、社会调查和志愿服务等提供扎实的学理支撑;其次,要把“思政小课堂”的理论资源转向“社会大课堂”。“大思政课”之“大”在于育人场域之大,通过在“社会大课堂”的情境体验、实践锻炼,让员工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另一方面,“两个课堂”有效衔接为“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平台。“大思政课”彰显了“两个课堂”的双向互动,蕴含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的特征。“社会大课堂”拥有宽广的时空场域和多样的社会资源,能够帮助员工更加了解国情、区情、社情,促进员工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为学校思政课课程教学改革和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提供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思政”育人共同体。

(三)“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两个课堂”有效衔接的价值意蕴

“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使思政课程内在结构更加立体丰满,实现内修与外化的双向发力,构建并完善育人体系,实现员工知信行的统一。

一方面,“两个课堂”有效衔接,有助于建构起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程体系。“大思政课“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由‘单课程’向‘全课程’的拓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质上是全课程之间协同构建一个大思政课程体系。学校围绕人才建设培养目标,发挥大思政课程体系作用 ,通过“社会大课堂”多方协同联动,实现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程系统化、体系化。另一方面,“两个课堂”有效衔接,有利于调动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等多元主体力量,扩展“大思政课”教育的主体,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大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二、“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的目标要求

“大思政课”有效延伸了“思政小课堂”空间维度,以“社会大课堂”为重要载体,拓展了育人场域。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 “思政小课堂”逐渐向社会实践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延伸,课程资源也逐渐从“单一平面”走向“多元立体”,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育人场域与丰厚的育人资源。

(一)实现思政课整体贯通

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突破固定场域局限,打造全学段、全场域覆盖的“大思政课”,促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实现“大思政课”的整体贯通。

一方面,理论武装,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耳入心。思政课本质上是讲道理,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另一方面,实践体验,用好“社会大课堂”。“大思政课”以显性教育形式能够进一步实现“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在社会实践场域中,引导员工通过研修体验、“行走的思政课”等方式,将“两个课堂”紧密衔接,开拓员工洞察社会、观照时代的视野,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二)完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大思政课”是学校整体的思政课公司产品体系。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课”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们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与其他课程、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衔接,只有纳入整体的大思政课教学体系与育人培养体系,才能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一方面,搭建大资源平台,优化“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学校要充分利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各类教育资源,主动拓展“大思政课”所需的“大资源”,善用“大思政课”创设教学场域,从“社会大课堂”聘请党政机关干部、科研工作者、先进劳动模范等走进“思政小课堂”。另一方面,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丰富大团队体系。“思政小课堂”要突破传统理论教学主体单一模式,提升“社会大课堂”校外团队的使用效率,建设大团队 ,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构筑“大思政课”生态圈,更好地服务于员工成长成才。

(三)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成效

互联网时代,员工接收信息的途径日益多元,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贯彻“大思政课”教育理念,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帮助员工在社会实践中胸怀“国之大者” ,增强社会责任。

一方面,强化“大思政课”育人目标。党对“大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是落实立德树人,提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大课堂”丰富“思政小课堂”的实践目标,展现出国家改革发展中一系列生动事例和客观成果;“思政小课堂”服务“社会大课堂”的发展目标,引导员工在深刻感受“中国力量”。另一方面,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效果。从整体上形成“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的育人合力,提升社会实践育人内驱力。

三、“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的三重维度

全面提升“大思政课”建设质量,促进“两个课堂”的有效衔接,要加强顶层设计,将“两个课堂”的有效衔接置于宽广的时间维度、立体的空间维度和多元的组织维度上协同发力。

(一)时间维度:确保学时,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联动

社会时间是人们开展社会行为、社会习惯以及社会生活等需要遵循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与人的主观性密切相关。“大思政课”建设蕴含着深刻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要在时间维度上保证“大思政课”应有的学时。

一是应当给予“大思政课”充足的社会实践时间。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国家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各地区资金投入、队伍建设、设备保障等积极推进,有利于学校增加社会实践时间,有利于员工加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搭建起“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模式,保证社会实践时间与社会环境空间的互动,形成“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的联动机制。

二是合理分配“大思政课”所占的课堂教育时间。学校要统筹设计,保证实践教学课时,合理规划思政课与专业课、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课堂教育时间投入,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与各类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协同配合。

三是引导家庭、社会参与“大思政课”的时间投入。“大思政课”建设应该让家庭、社会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育人当中,才能使育人收获良好的成效。积极引导家庭、社会投入“大思政课”的社会时间,充分使用社会资源与家庭、社会实现联合教育,实现“思政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延伸,将社会资源融入宽广的社会时间。

(二)空间维度:拓展场域,建设特色鲜明“大思政”课堂

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虚实结合的课堂教学空间场域,可提升员工对“大思政课”的感知力、体悟力和行动力。

一是打造红色文化研学品牌。学校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化“特色主题+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讲好党史故事,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主题+红色文化研学”品牌,让员工亲身参与和体验红色文化资源与红色精神传承。

二是搭建虚拟实践教学平台。虚拟实践教学平台作为“思政小课堂”的延伸,以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让员工通过沉浸式参观体验,教师现场讲述等,促进理论教学与虚拟实践教学相融合 ,为师生提供更多共学、共研、共教的机会。

三是完善社会实践教学课堂。借助“大思政课”建设社会化实践教学基地,延伸“社会大课堂”。充分运用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革命纪念馆、“三下乡”、实习支教等载体 ,让员工在“社会大课堂”中更好地了解国情、区情、社情,激发社会责任。

(三)组织维度:齐抓共管,形成“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合力

“大思政课”建设在组织维度上,既涉及理论教学,又涉及社会实践,既关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又关注世情、国情、党情、区情、民情等。学校要拓宽教育主渠道,丰富“思政小课堂”,强化实践育人,善用“社会大课堂”,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协同育人队伍,打造高质量的育人团队。

一是组织“大思政课”育人团队。“大思政课”建构“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学校主导、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发力、家庭和社会全员参与”的育人团队,形成全员、全社会都关心员工成长成才的育人“大环境”,形成全员全过程共上“大思政课”的良好局面。

二是创新课堂运行方式。拓展社会实践教育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三是健全实践教学机制。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需要学校主动对接社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运行机制。

“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是推动思政教育常态化、提升育人质量的良好方式,需要学校和教师“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大视野、大课堂、大平台、大团队,在教育理念、教学载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推动“大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注:本文刊发于2023年第9期《教育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栏目


本站由太阳成集团信息管理中心建设 Copyright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ICP备10003677号